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学校守正创新、满载收获的一年。2022年,全体学工人员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生工作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学生管理能力,创新工作方法,为独立本科设置和国家高职“双高”标准建设夯实了基础。
一、按照国家高职双高标准构建育人体系
(一)“三全育人”——思政体系建设工程
一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二是坚持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三是以“青马工程”为引领,创新思政活动载体,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提升工程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人文化成,乃孕中和”育人理念,扎实开展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创建工程;二是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一系列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征文比赛、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活动和“我心中的二十大”等主题活动;三是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月和文明养成教育活动。
(三)“管理育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以课外培养和第二课堂为载体,加强立德树人体系建设。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线”;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四大培养路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育并举”的培养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按照立德树人要求扎实推进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一)周密安排学生报到返校工作
为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保证学生安全、健康、有序返回学校,学生处扎实安排、周密部署每学期的学生返校工作,坚持“一摸排,二统计,三研判,四通知,五组织,六隔离”的六步工作法,逐人逐生开展工作。2022年秋季学期,全校共返校13173名学生,其中灵凤湖校区9651人,天鹅湖校区3522人。
(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及时发布“致全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告知书”“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行为十严禁”、严格落实门禁制度等各项通知要求;二是开展专项安全教育,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线上开展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专题培训”主题班会等。
(三)公寓管理力度不断强化
一是完善队伍建设,强化制度管理,提升公寓管理与服务的整体水平;二是高度重视公寓安全管理,主动与职能部门及各院部之间开展广泛协作,加强门禁监督管理和公寓楼值班值宿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月”“宿舍卫生大治理”、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等。
(四)强化文明养成教育,抓实卫生工作
一是以“四个文明”建设为推手,加强校园文明纠察,教育学生知敬畏、明是非、辨美丑、懂羞耻;二是抓实劳动服务周,把卫生工作纳入育人过程,与品德养成相融合;三是把卫生工作纳入育人过程,与文明养成教育相结合,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
三、按照以人为本原则提高服务学生质量
(一)学籍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2022年,对2022届毕业生身份进行了进一步核查,共核查各类照片25000余张,办理毕业生毕业证书6728份。完成2万余名在校生的信息核查和学年注册,处理休退复学等学籍异动415件,完成了应征入伍新生入学资格保留和在校生入伍学籍保留工作。2022年新生注册工作方面,进行新生报到前的数据准备、学籍系统的修正,推进技术手段纳入新生入学复查,完善复查方式、手段和具体程序,专科新生学籍的网上自查率达到了100%。
(二)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完善录取报到“绿色通道”制度,2022年办理“绿色通道”入学3065人;二是做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全年共为32名学生办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19.75万元,协助生源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033人计2828.706万元;三是做好奖助学金工作,2022年我校获得国家奖学金25人,资助20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845人,资助422.5万元;国家助学金5818,资助1919.94万元;四是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和安排勤工助学岗位110余个,发放勤工助学资金4万余元;五是办理应征入伍服兵役、退役士兵国家教育资助1428人次计547.836万元;六是做好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今年为2.4万余名在校生办理校园意外伤害保险约25万余元;七是开展学生资助主题系列活动,如资助政策两节课、资助政策乡村行、诚信教育等,办理发放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6000余起;为贫困学生办理雨露计划证明2200余份。
(三)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
一是不断完善“学校、院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建设;二是不断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三是不断完善“班级授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网上沟通”五位一体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四是举行了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完成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测。
(四)以生为本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
一年来,学生服务大厅受理学生咨询服务600余起,收到和处理学生诉求80余件;10月份学校学生诉求平台上线以来,学生处收到学生诉求270余起,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
四、按照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2022年,我校积极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校内比赛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共参与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累计数量达到1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6余项,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项1项。我校参赛项目《EP沙彩-新型多画派绘画颜料*国内绘画领域黄河沙材料开拓者》《电力铁塔倾斜状态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和多功能双保险工业机器人工具快换系统》获得省赛高职组一等奖,其中《EP沙彩-新型多画派绘画颜料*国内绘画领域黄河沙材料开拓者》项目获得国赛铜奖。我校学生栗万里获评首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肯定成绩,展望未来,面对学校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要珍惜我校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珍惜我校学生工作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扎实推进学生工作全面深入,努力创建安全稳定校园环境,为学校跨越发展保驾护航!